[CCNA RS] 一个IP地址怎样划分子网?40分钟 专题讲解视频 |
网上有很多同学在问:如何进行子网划分?
首先从子网划分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将一个子网划分成多个子网。 其实简单来说,子网划分就是将子网掩码变长,从而增加网段数量,减少主机数量。 举个例子: 现在有一个小区开盘售楼,小区名为“锦绣江南”(名字是虚拟的,不是打广告-_-)共有10栋楼,那么只要在这买房的用户都是这里的业主,可以享受相同的服务并且相互之间都可以串门。但是由于房价比较贵,很多人买不起,所以只卖了5栋楼。这时开发商急眼了,联系一个土豪,把剩下的5栋楼低价出售,而土豪兄则把这5栋楼规划成了另一个小区,叫做“江南锦绣”,并且在两个小区之间建了一道墙,让两个小区的人不能够串门。这个过程其实就叫做子网划分: 将一个IP网段分配给不同的主机,但是这个网段的主机地址数量远超主机数量,造成了浪费,为了节约成本,于是将该网段变成了两个网段,网段变多了,主机地址数量却变少了,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地址浪费,并充分利用了IP地址段。 除了节省IP地址之外,子网划分还有便于管理、降低广播域等作用,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如何进行子网划分呢?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记住几个数: 2的8次方 256 2的7次方 128 2的6次方 64 2的5次方 32 2的4次方 16 2的3次方 8 2的2次方 4 2的1次方 2 2的0次方 1 这些数字是子网划分中很常用的几个数字,只要记住这几个数,子网划分很简单! 通过一个例子来说: 新盟教育共有5个部门,需要通过一个C类地址进行子网划分:172.16.0.0 255.255.255.0 销售部 20人 财务部 8人 人事行政部 10人 讲师部 9人 项目部 61人 再做类似于这种子网划分题目的时候,要遵循一个逻辑,就是要从主机数量需求最多的子网开始做,当前需要最多的就是项目部: 1、计算符合数量的步长: 项目部共61人,即最少需要61个主机地址,但是我们还要加上3个特殊地址!即网络地址、广播地址以及网关地址。所以至少需要61+3即64个地址。可以看到,64个地址正好和2的6次方相等,那我们的步长可以选择64么?从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项目部目前61人,难道就不会再有新同事入职吗?所以保险起见,我们可以选择128作为步长,这样既满足条件,又保证了子网未来的扩展性。 2、通过步长计算掩码: 刚刚通过计算,步长为128,那么掩码如何计算呢?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不需要再去扣二进制了,只需要用2的8次方减去你计算出的步长,就可以得到最后一位的掩码了!即256-128=128,那么可以确定,当前子网的掩码就是255.255.255.128。 3、通过掩码计算网段范围: 首先来说,原子网段给出的地址是172.16.0.0,那我们就用这个地址作为起始地址:172.16.0.0 最后一位地址是172.16.0.127。即从172.16.0.0算第一个数,一直到第128个数。 即网络地址为172.16.0.0,广播地址为172.16.0.127。 可用主机范围是172.16.0.1 - 172.16.0.126(包含网关地址) OK,一次子网划分就结束了,后续的地址算法和前面一样,只要遵循以上三步就可以完成。 那么最后跟大家说一下关于子网划分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子网划分一般都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子网划分,而公网中同样要进行子网划分。 无论是什么环境,我们在划分的时候都要注意几个点: 1、精准定位需求 2、考虑人员扩充问题 3、尽量保证一个子网内主机数量不超过254 4、企业内子网划分尽量不要使用192.168.0.0和192.168.1.0两个网段 说了这么多,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在工作中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工具直观的计算出子网划分的结果,例如子网掩码计算器-_-`所以说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一个网段划分成一个合理的子网,这才是子网划分的精髓所在。 2.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的区别 路由策略还是策略路由,This is a question! 初学者对这两个概念肯定是一脸懵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在这,给大家形象的解释一下这两个玩意儿。 首先,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什么叫做路由? 路由可以理解为数据在网络环境中的路径,也就是说一个数据从源到目的要经过的所有路由器的集合;而路由表则是每个路由器上所有可达路路由的集合。 那么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其实就好理解了: 路由策略就是在已经形成了具体的路由之后,再通过策略调整路由,即先有路由再有策略,通过策略调整路由条目的构成。 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google地图,它可以实现全景地图显示,但是有部分的地方是不可见的,比如米国神秘的第七区(就是传说中有外星人的辣个地方),它可能真实的存在于世界上,但是通过地图是看不到的!为什么?因为米国有关部门把它从google地图上抹去了。此时,google地图其实就是路由表,包含所有路由条目,而“有关部门”就是策略。 所以路由策略的目的就是通过策略来调整已经存在的路由条目,是为了精简路由条目或者实现不同协议生成的路由之间的互通。 而策略路由则是先有策略再有路由,通过策略决定某些数据的走向,当策略和这些数据不匹配,这些数据才会通过查询路由表来实现数据访问。 再举个栗子: 我们开车时路过一个大十字路口,路口有红绿灯,汽车和行人都会遵循红绿灯的信号来选择走或停。那么如果说现在是红灯,而交警为了交通顺畅,像你招手,让你赶紧通过,你肯定也会“闯红灯”吧!因为我们都学过交规,交警的权限高于信号灯,二者并存的时候要以交警为准,如果交警只是在执勤,并没有做任何指挥,那我们遵循红绿灯的信号即可。此时,红绿灯就是路由表,而交警就是策略。 所以策略路由的目的就是在数据进来路由器之后,先通过策略来决定数据走向,而不再通过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是为了在一些多出口的情况下针对于源地址的不同做数据的负载均衡。 如果读了这些,你还不够明白的话,请观看下方视频讲解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g4hCyTomql2S5INp6kVxg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0 金币 才能浏览
|
相关帖子 |
| |
| |
| |
| |
| |
| |
| |
| |
| |